
不擅長說話的我如何在中文小組討論中突圍而出?抽到不熟悉的題目可以怎樣應對?小編也遇過同樣的問題,非常明白同學們會擔心發言的質素。接下來,Joint-Us小編會分享中文小組討論的六大說話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同學發言〜
中文小組討論技巧一:定義題目
針對問題:離題
中文小組討論中最忌離題,隨時影響全組同學的分數。當收到題目之後,你們可以先釐清題目,並細心留意關鍵詞。倘若你們碰巧是第一位發言的同學,可以在首輪發言中先定義題目字眼,帶領其他同學了解討論方向。可見以下示例:
1. 同學A在預備時間中抽到的題目。
(2017 DSE) 以下哪一句古訓更能提醒年輕人使用社交網絡應有的態度? 見未真,勿輕言。 見人惡,即內省。 |
2. 同學A開始分析題目
• 持分者:年輕人。
• 場景:使用社交網絡。
• 「更」暗示在中文小組討論中要有比較意識。(不用全盤否定另一取態,但必須指出比它好的原因。)
• 「應有的」代表應當具有,即暗示正確的態度、觀念。
• 從字面分析「見未真,勿輕言。」和「見人惡,即內省。」兩個態度的意思。
3. 1分鐘首輪發言中⋯⋯
同學A:「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題目是『以下哪一句古訓更能提醒年輕人使用社交網絡應有的態度?』,兩句古訓分別是…… (打招呼,帶出題目)
首先,請讓我先定義一下兩個態度分別的意思。『見未真,勿輕言。』指當我們未看到真相,不應該輕易發言。而『見人惡,即內省。』的意思則是指當我們看見別人的不足時,應該立即反省自己。 (定義題目,帶領討論方向)
我認為『見未真,勿輕言。』更能提醒年輕人使用社交網絡應有的態度,因為⋯⋯ (鎖定立場,避免模棱兩可,開始論證。) 」
中文小組討論技巧二:擴闊思考
針對問題:面對題目無言以對,想不到豐富的論點。
中文小組討論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例如被其他同學先說了你準備的論點,或是臨場緊張令你的腦袋一片空白。如果同學自問臨場的應對能力較弱,不妨趁現在未雨綢繆,多看時事新聞和多閱讀,訓練多角度思考。
以下為一些延伸思考角度,適用於大部分題目:
• 層面: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際
• 影響:正面/負面 (兼論兩邊,可分析得更加透徹)
• 特徵和意義
• 涉及的持分者
• 廣度和深度、長短期
小編示例:
(2017 DSE) 以下哪一種蔬菜更能象徵人生?試談談你的看法。 苦瓜/洋蔥 |
• 苦瓜/洋蔥思考方向:特徵和意義
• 比較兩者的形狀、顏色、味道、屬菜式的主角或配角、給人的感覺(苦澀/切開使人流淚),並把以上特徵和人生扣連。
• 人生思考方向:不同層面 (成長的經歷、學習的經歷…….)
中文小組討論技巧三:銜接話題
針對問題:自說自話
同學們千萬不要在中文小組討論中自說自話,不少同學誤以爲只要自己論說得好,不回應別人的論點亦可。事實上,中文小組討論亦會考同學是否有用心聆聽別人的意見。因此,你們也要和小組組員有所互動,才算是討論交流。示例如下:
(2018 DSE) 好友對社會議題的觀點與你截然不同, 力陳己見 保持沉默 轉移話題 |
同學A:「我認為保持沉默最為合適,因為保持沉默可以以聆聽者角度從內進行多角度反思,不執著於口角之爭,從而可以避免衝突,不會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
如果對方和你的立場相同……
同學B:「我十分同意同學A的看法。正如同學A所說,保持沉默為三者之中的中庸之道。(簡單回應和總結組員的看法)
而我想補充自己的看法,從友道的角度而言,保持沉默較另外兩種態度符合尊重精神……. (建立自己新的觀點,並加以論述,切忌不斷重複A所言) 」
如果對方和你的立場相反……
同學C:「剛才兩位同學的說法都不無道理,(客氣説話)但我卻認為力陳己見才最為合適。(提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力陳己見促進溝通交流,長遠而言有助彼此明白對方的見解。而正如同學A所言,保持沉默只局限於聆聽者單方面吸收對方意見,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解釋看法,並比較兩者,提出質疑)
另外,回應同學B,從友道的角度而言,力陳己見不代表不尊重對方,反而符合真誠待人的精神。(帶出另外的論點,亦顯示有聆聽組員的說話) 」
中文小組討論技巧四:舉例論證
針對問題:論說單薄,沒有論據。
和中文作文一樣,適當配合例子進行論說可以增強說服力,令考官眼前一亮。你們可以在考中文卷四之前,先背一些古今中外的例子,幫助佐證。另外,拋了例子出來也要加以解釋,扣連你的立場。
HKEAA 第五級示例:
同學C:「以政府諮詢公眾為例,政府允許不同持分者發聲,(提出例子)就好像朋友之間,如果有不同意見,亦應互相交流討論,這是社會上不同意見者溝通的橋樑。因此,力陳己見才是上乘之道。(解釋例子和扣連題目)」
中文小組討論技巧五:比較意識
適用題型:選擇題
中文小組討論中,很多題目都需要同學比較不同的選擇,從而帶出你的選擇是較好。
(2019 DSE) 假如你可以邀請一位古人為學校畢業典禮擔任主禮嘉賓,你會選擇以下哪一位?
|
HKEAA第五級示例:
「我會選擇廉頗,其勇於認錯和悔過的行為較為貼近學生的需要。相反,諸葛亮為國家奉獻的精神和孟子所講的捨生取義,都距離中學生的生活比較遙遠。(轉折比較)」
中文小組討論技巧六:求同存異
適用題型:共識題
要達成共識,同學們可以進行這三步曲:
1. 歸納大家選項的相同之處
2. 比較相異之處,指出自己的優勝之處
3. 收窄分歧(給對方下台階或轉換立場,必須進退有據。)
現在,讓我們運用這三步曲在以下示例中!
(2015 DSE) 以下哪方法最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討論並達成共識。 飼養小動物 探訪露宿者 助養貧困國家兒童 |
同學A:「雖然其他同學都認為飼養小動物最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但我認為探訪露宿者的時間成本較低,又能令學生推己及人,讓他們關懷社會的低下階層。」
同學B:「同學A的看法不無道理。(客氣說話) 我期望我們今天的討論可以達成共識。(展現你有達成共識的意向)
總結剛才我們的討論重點,我們更重視時間成本和貼近生活這兩大原則。根據貼近生活這個原則,飼養小動物和探訪露宿者助比養貧困國家兒童最能培養學生的惻隱之心。(歸納相同)
然而,根據時間成本,同學A認為探訪露宿者所用的時間較低,卻能帶來重大影響。但是,正正因為探訪露宿者的活動多為一次性,難以真正培養惻隱之心。相反,飼養小動物需要持之以恆,更能有效培養惻隱之心。 (比較相異)不知同學A會否在長短期影響方面再考慮一下?(給對方下台階)」
同學A:「聽完各位同學的看法,雖然飼養動物未必如探訪露宿者所得到的經驗深刻,但是我也認同惻隱之心要在長期培養……因此,在這個前提下,我選擇轉換立場。」
以上只是一些技巧分享,中文小組討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例如談吐、聲量、眼神接觸等。同學們如果想知道更多如何準備中文卷四的資訊,可以參考 Joint-Us 出版《5**攻略 中國語文 說話能力篇》這本書!最後,希望各位同學能言善辯,輕鬆應對中文卷四〜